一、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叶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刻,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弹丸之地,文化巨擎,是现代社会中难得的手艺胜过工业的最后荣光。90年代中后叶,世界与香港都发生显著的变化,好莱坞同美国文化,借装备精良,工业超前,在港台、日韩、东南亚的港片市场攻城略地,无往不利,铁布衫难胜枪炮,是趋势,加之97回归,惶恐与未知,依「师夷长技」的优良传统,部分港岛电影人开始往好莱坞发展。
《顺流逆流》是徐克在尝试好莱坞失利后回归的作品,翻看老怪的创作年表,不难看出2000 – 2010年是其产出最低的10年,如果人生分四季,从生猛的「混乱三部曲」到新艺城狂欢是“春”,80-90年代电影工作室大杀四方是“夏”,进军好莱坞的多次尝试是“秋”,这新世纪的头10年便是漫长的“冬”了。
从美国铩羽而归,相当于用刀叉吃了几顿河粉,用回碗筷有久违的、发泄的快感,《顺流逆流》像一个感叹号,更加强烈的个人风格,回应失败,也算是断句,属生涯最后的纯“港味”作品了,之后北上大陆,冬去春来又是新的篇章了。那《顺流逆流》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
二、故事性
拆解电影枝叉,故事主干是两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母题:
一是“小子历劫”,聚焦在谢霆锋主演的阿政这条线,混小子从一夜情,意外得子,到历经磨难,长成为人父,是主线,是升与上进;
二是“隐士归位”,伍佰饰演的阿杰是金盆洗手的世界顶级杀手,锋芒褪尽,委身世俗,只想守妻儿安静,是辅线,是退与下沉;
所谓「莎翁以后再无新故事」是单纯的故事母题已经在戏剧时代就被枚举完了,如何精巧的拼凑故事母题是近现代文艺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于《顺流逆流》而言,拼凑显然是失败的,故事着墨的点睛之笔应该在主辅线的汇聚时,即:“小子历劫命悬一线间”与“退隐高手无奈显手段时”,偏偏剧情的递进关系在这里弱了下来,之所以弱化,是在于他太急于抖出包袱,这是徐克电影一贯的问题,像孩子在显摆自己最好的玩具前,都会通过拙劣的手段吸引你的注意,不过接下来呈现的确实是电影世界里最为难得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枪战视觉盛筵。
三、电影技
在拆解徐克最得意的快手搅乱麻以前,必须再回头看一下电影的制作班底,摄影:邱礼涛,剪辑:麦子善,两位都是「杂」而优则导的典型,前者赋予本片凌厉、浮夸且Clut(廉价)的不俗镜头,天井挂绳速降一幕惊为天人,,杂乱的平民窟是绝佳的镜头试验场,杀手像无视地心引力的怪物,在楼宇间腾挪,后者更为夸张,停车场、平民窟乱斗几场激斗戏几乎到了每4秒一切镜头的程度,快到眼花缭乱。
聊到徐克的快,95年那部颇具实验性质的《刀》已经做了非常先锋的尝试,像美式漫画中常用的符号,表现速度腿要转做车轮,靠人物不停旋转和大量近景搏斗营造的乱象来表达快,这类快依然是继承自《侠女》的弹床加剪辑的土法炼钢,到《顺流逆流》快剪交出新的答卷,借老旧民宅的狭小逼仄,人物穿梭在一个个小空间,辗转腾挪,镜头调度像复杂的电子仪器,齿轮相互咬合,这种「快」跳出了视觉欺骗的范畴,成为了一种复杂工程。
四、延伸与畅想
可惜的是上映在徐克电影生涯的「秋」季,秋风扫落叶,票房失利,位列本土电影票房第25名,徐克最后的枪战片就这样彻底败北,输与了后续的枪战片王者——杜琪峰(2000年票房冠军是杜琪峰与韦家辉合拍的《孤男寡女》)。
枪战类型片为轴,90年代是属于吴宇森从张彻那继承来的绚烂暴力,跟随吴宇森驰骋好莱坞,风格从香港辐射到国际,新千年是属于杜琪峰话剧般的造型枪战,与其说是枪战不如说是站桩美学,而夹在期间的《顺流逆流》在类型片中是如此的特立,而后续类型片却再也没有了回应,艺术史向来都是如此,不是巴洛克产生了巴赫,是巴赫塑造了巴洛克,败者徐克失去了成为“巴赫”的机会,我们也错失了一个属于徐克枪战片时代的可能。
往后数载老怪几经沉浮,北上破局,而今重回华语电影榜首,却再也没有了那样凌厉爽快干净的枪战片,如果存在多维宇宙,我想《顺流逆流》应该是一个关键节点。
写得不错!